珍酒李渡“港股通”首个交易日,吴向东纵论酱酒产业发展和投资机会
2023.09.05

9月5日,国泰君安第13届消费品年会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本届年会以“新时代消费路径演绎”为主题,汇聚了上市公司、金融机构和行业专家等百余名代表,共同围绕2023年消费品市场环境、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研讨。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、世搏体育官网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作为上市公司代表,聚焦酱酒产业发展和投资机会发表主旨演讲,并重点介绍了珍酒李渡独特的品牌故事和价值,引发现场嘉宾热议。
珍酒李渡“涨”声一片,已是投资好时候
关于新周期下白酒产业发展,吴向东主要分享了“六点思考”,即消费场景在复苏、千元价位继续扩容、次高档逻辑没变、转酱逻辑没变、品牌消费继续集中、酱酒库存消化加快,涵盖了行业趋势、产业逻辑和市场现象等全方位解读和大视野研判。
在会议召开的同一天,珍酒李渡“港股通”正式迎来首个交易日。9月5日上午10点左右,伴随着吴向东的演讲,珍酒李渡股价一路飙升,以5.21%涨幅开盘,盘中一度大涨超15%至10.88港元,成为当日“港股通”最受关注的标的之一。
现场有证券分析师表示,“南下资金已经沸腾了,在座的大部分投资人可能正在‘一心两用’,一边听吴董讲话,一边迅速买入珍酒李渡的股票。”
9月6日,珍酒李渡继续高开高走,截至下午收盘,珍酒李渡报10.90港元,涨幅达2.83%,市值增至356.58亿港元,在恒指表现持续萎靡背景下,实现了逆势“三连涨”。
引发业界关注的,还有珍酒李渡上月底刚发布的半年报,上半年其整体业绩表现超过市场预期,营业收入35.2亿元,同比增长15%;净利润8亿元,同比增长22%。不仅增长势头可与头部酒企媲美,而且净利润增速也高于部分上市酒企。
在业界看来,上述成绩要归因于珍酒李渡持续创新以及稳健的经营策略。近年来,珍酒李渡不断推动产能提升、优化产品结构、拓展市场渠道,以“三个企业、四大品牌”为核心构建起的“三级增长引擎”不断发力,为公司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本盘。
从品牌矩阵来看,珍酒李渡的旗舰品牌珍酒,拥有独特的品牌“1234歌”,即中国白酒一号工程、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、贵州三大酱香品牌、中国四大国宴白酒,其代表着珍酒在品牌历史、工艺传承、品质坚守等多方面的强引领,具有易传播、易记忆和强标签的特点,堪称四两拨千斤的“爆品”话术;知名品牌“国宝”李渡则具有全国发现时代最早、遗迹最全、遗物最多、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;作为地区领先品牌的湘窖及开口笑,是湖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浓香、兼香和酱香三种白酒香型生产能力的“一树三花型”企业。
从产能发展来看,以珍酒为例,2022年下沙季实现投产3.5万吨,产能位列贵州酱酒企业第三;2023年储酒达6.5万吨,下沙季拟投产4万吨;预计“十五五”期间,珍酒产能将达10万吨,储酒40万吨。“吨位决定地位,产能决定动能”已成为酱酒行业共识,深谙这一市场法则的珍酒,已经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领了制高点。
在吴向东看来,“持续的创新和稳健的经营,为珍酒李渡打下扎实的基本盘,而品牌价值的提升和产能的持续释放,又展现出珍酒李渡作为成长型企业具备更大的投资潜力。”
纳入“港股通”之后,内地投资者、投资机构们终于能通过沪港通、深港通参与买卖珍酒李渡股票,珍酒李渡与A股白酒企业同场竞技,投资价值凸显。
国泰君安证券食品饮料/美妆首席分析师訾猛表示:“珍酒李渡可以称得上是目前白酒行业中弹性最大的公司,吴向东董事长又是一位非常有行业经验的民营企业家,对品牌和渠道都非常了解,港股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珍酒李渡。”
消费复苏“酒”先知,深度解码酱酒基本面
资本市场表现抢眼,是行业升温的显现。不少券商机构在研报中提出,从白酒板块当前估值来看,仍有较高的安全边际;经济持续回暖以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,利好白酒消费复苏;中秋节叠加国庆消费旺季将至,有助于带动白酒消费需求提升。
基于对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深刻洞察,吴向东结合实际消费场景深度解码酱酒产业的基本面,其分享的“六点思考”,可以总结为“三大趋势”“两大逻辑”“一个加快”。
首先,“三大趋势”指的是:消费场景在复苏、千元价位继续扩容和品牌消费继续集中。
“中国白酒最大的一个逻辑是社交消费。”吴向东进一步指出:“白酒的四大消费市场(社交、餐饮、宴席、赠礼)基本上都已经恢复了,伴随着经济复苏,白酒消费场景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。”
宏观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观点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70.83%;端午节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06亿人次,同比增长32.3%。
同时,伴随着白酒消费场景的复苏趋势一直在增强,白酒品牌消费呈现继续集中态势。
在“马太效应”下,市场的回暖并不均衡,复苏也不是“普惠式”红利。其实,半年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趋势。
据行业媒体统计,21家白酒上市企业上半年合计总营收2158.84亿元,同比增长16.71%;合计总净利润845.88亿元,同比增长19.55%。众所周知,上市酒企是行业“优等生”。在行业调整的背景下,上市酒企营、利双增的局面正是品牌消费继续向名优酒集中的表现。
酱酒产业的第三个趋势是引领了千元价位的扩容。“茅台1935加入千元价格带,带动了整个千元价位的扩容。”吴向东认为,在消费升级趋势下,这对酱香品类都是有利的,能够培育更多消费者。
其次,“两大逻辑”是:次高档逻辑没变和转酱逻辑没变。
次高端逻辑为何没变?吴向东给出了四个支撑:一是消费持续升级;二是茅台持续培育扩大酱酒消费人群;三是性价比高的次高端酱酒能承接高端酱酒稀缺的红利;四是以山东、河南等为代表的重度酱酒市场继续扩容。
在此基础上,消费转酱逻辑会持续不变。
吴向东还表示:“茅台培育了很多高端消费者,让越来越多人愿意尝试酱酒,饮用酱酒。这也成为了酱酒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
最后,“一个加快”是:酱酒库存消化加快。整体来看,除了那些没有品质和品牌的酱酒库存外,优质酱酒的市场库存消化在加快。
吴向东谈到:“我最近在广东调研走访了10多天,发现市场跟我的观点是一致的。”从市场来看,这背后就是有一帮专门喝老酒的老酒客,在加速酱酒库存的消化;再加上各大品牌纷纷在渠道控货和促消费两个方面发力,不断改善渠道库存水平。
行业观察人士认为:“总的来看,吴向东的‘六点思考’既包含了对酱酒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,也有对基本逻辑的解码和对市场消费动态的把握,可以让大家更加理性且客观看清酱酒的‘基本面’,更加精准抓住酱酒的投资价值。”
随着“港股通”流动性的加持,珍酒李渡将与A股白酒企业共同分享白酒行业回暖带来的红利,并展现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。
